畜牧产业发展规划是畜牧产业发展的战略性文献,是实现未来发展目标的指导性纲领。近年来,畜牧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逐渐引起各级政府和企业重视。规划是否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能否在畜牧产业未来五年甚至十年的发展中起到指导作用,取决于规划的编制质量。
畜牧产业规划的编制既要立足畜牧行业和区域范围,又要跳出行业和区域自身的限制,从长远的角度来描绘发展蓝图,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就规划类型来说,畜牧产业规划通常分为涉牧企业发展规划、各行政区域内的单畜种或多畜种的畜牧产业区域发展规划、以农牧休闲旅游观光发展规划、园区农牧综合体发展规划、其他涉牧专项规划等。就规划内容来说,畜牧产业规划一般包括:产业发展现状和特征的分析、产业发展目标和发展定位、产业空间引导、产业发展重点方向、支撑体系建设等。
畜牧产业规划编制的过程就是在产业基础、资源条件、要素条件等多重约束下,确定发展战略,进行目标最优化的过程,是一个制作发展“蓝图”的过程。有了这张“蓝图”,我们才能有步骤、有计划的在现有基础上指导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编制畜牧产业发展规划是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对于优化生产力布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畜牧业经济综合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优化畜牧产业布局、调整优化粮经饲结构、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和畜产品结构,淘汰落后的养殖模式,提高养殖业生产效率,提高养殖效益。通过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建设冷链物流体系等方面完善畜牧业全产业链条,提升产品竞争力,以期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健康、高品质畜禽产品的需求。
有利于推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通过科学规划,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培育壮大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于一体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推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
有利于提升产品品质和保障食品安全。畜禽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已成为当今国际关切的焦点。通过实施科学的产业规划,可全方位建立和完善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提高畜禽产品的品质、安全、卫生标准及检测要求,可以有效提升产品品质及竞争力,保障食品安全。
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及畜禽废弃物的生态循环利用,使废弃物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能源化,有效减缓土壤板结。根据资源承载力和农业废弃物消纳半径,合理界定养殖规模,有效避免环境承载过量。同时,通过推广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优化资源配置,资源多级利用,形成生态循环产业链,促进生态平衡。
有利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过加强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使相关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实现产业的现代化、集约化、标准化、生态化,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增效;另一方面,随着产业链的延伸、完善,提供给农民就业岗位,大力发展畜牧专业合作社组织,起到带动农户的示范作用,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在进行产业规划编制前,为了对发展环境进行准确拿捏、发展任务合理安排,需要从多个途径查询各种信息和收集资料,同时要与有关部门、大型企业或协会联系,获取一手资料。通过这一系列的前期调研及资料搜集和整理,了解畜牧业发展的国内外形势,了解本产业在国内的布局情况,了解投入品的来源和畜产品的销售去向,了解技术发展水平和发展瓶颈等,对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提供前期基础性资料。当这些资料不充足时,也可以到其他省市去实地调研,获得第一手资料。
在编制规划的初期,必须认真对规划地点的产业现状进行深入调研,需要与当地的发改委、环保局、旅游局、水利局、国土资源局等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典型企业多次座谈,详细了解当地的各种发展规划制定实施情况,以及当地龙头企业的现状运营情况。畜牧业规划必须紧密结合当地的中长期规划、上级政府的规划、环保规划、水利规划、土地规划、旅游规划等,尽量不要发生冲突,如果发生冲突,必须详细分析冲突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寻求最合理的解决途径。
畜牧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要点主要体现在发展环境判断得是否准确,发展目标确定得是否科学,发展任务安排得是否合理,空间布局是否充分考虑了畜牧产业发展的需要,主导产业选择是否符合社会需求,支撑体系是否可以保障产业健康发展,保障措施是否能有针对性地推动产业的发展。
对产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的前提条件是要立足本行业的总体发展态势,从更广阔的区域背景条件出发,搞清楚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特征。
畜牧业产业发展水平需要从畜牧业本身和区域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和判断。首先要从国际和国内发展趋势和特征出发,分析在国际、国内发展地位和优势,判断和分析总体发展水平。其次要在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分析各畜种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水平。有时从畜牧业本身这个角度来看,并不代表其发展趋势和最高养殖水平,但从区域角度来看,却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相反,有些畜种在区域发展中地位不一定突出,但它也许代表着畜牧业的发展趋势。
准确分析和把握畜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是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需要跳出区域或畜牧业自身的束缚,从更广阔的区域和行业视角来分析畜牧业整体、相关产业之间、畜牧业内部各畜种等在发展水平、产业关联、资源利用、区域优势发挥、生态和环境保护、产业用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从产业层次和空间视角,分析各畜种在量和质上的特征和比例关系、地区特色和优势畜种发展状况、中小规模企业(合作社、小区)集聚和产业链的发展状况,研究产业在空间上集聚的规律和趋势,养殖基地和养殖带等的分布特征。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显著增强,产业间的竞争层次和深度也发生了变化。产业发展和空间变化预测包括产业规模和结构的变化趋势、产业关联的变化趋势、产业空间集疏的变化、产业发展重点空间的判断等。
1、产业发展指导思想及原则
确定发展目标首先要研究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定位,之后才能根据发展需要科学确定发展目标。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及原则应具有宏观性、概括性和明确性,切实起到指导作用。
发展定位是要准确确定本产业在全国、省、地区中所占据的地位、发挥的作用、承担的功能等。发展定位的确定要立足于长远,从不同空间尺度,科学分析其在全国、全省、全市等不同空间尺度中发挥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发展定位是畜牧业发展规划的核心,确定到底向什么方向发展、重点发展哪些畜种、发展到什么程度、如何发展是确定畜牧业发展定位时必须要研究的课题。发展定位要在深入研究畜牧业发展环境和畜牧业发展战略后才能慎重决定。畜牧业发展定位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层次性,由大而小层层定位,如在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各产业可能发挥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等;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拘泥于畜牧业和区域自身的发展现状,从未来畜牧业发展潜力和对周边区域发展可能带来的机遇进行定位;三是要体现未来性,要着眼于未来,从长远的发展前景和趋势看各畜种可能发挥或承担的作用和功能。
发展定位定准后就能顺理成章地确定发展目标,并预测各分项指标。发展目标是从国内外宏观发展背景、发展优势和劣势、发展机遇和挑战等条件出发,分析、判断和预测未来畜牧业总体和各畜种发展的前景。发展目标分为定性表述和定量目标的预测,定量目标包括养殖量目标、产值目标、畜禽养殖标准化比重、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畜产品生产实现可追溯管理率、养殖场户纳入产业化经营体系程度等。按照时间尺度,发展目标又可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发展目标。
发展任务是落实发展目标的具体方案,涉及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可以用一张物料平衡图来体现整个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实施的具体步骤。图中主要体现各种投入品从哪里来,数量是多少,经过多少条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产业链之间如何通过产业结点交叉发展和支持,并确定畜产品产品类别以及各种畜产品的产量和去向。
畜牧业发展规划是特定地域空间的畜牧业发展规划,根据生态养殖发展思路,遵照禁养区、限养区的划分要求以及区域载畜量的要求,合理确定养殖区域、养殖种类、养殖数量。为了使编制的畜牧业发展规划便于实施,需要规划建设项目,便于进行招商,也便于近期建设的实施。项目、产业链和产业规划分别对应点、线、面,形成立体空间体系,而项目是产业规划最基本的结点,因此重点建设项目是畜牧业发展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产业空间区位的选择主要依靠市场来调节,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并可以获得最大利益的空间是产业或企业最佳的投资空间。规划要引导畜牧业在获得最大利益的基础上,尽量避免畜牧业发展和布局造成地区土地、水、矿产等资源的浪费,减少畜牧业发展对生态和环境的压力,形成畜牧业空间配置相对平衡,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水平的良好发展态势。
畜牧业发展规划需综合考虑区域的畜牧业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从区域特有的比较优势出发,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因地制宜,对产业链各环节的布局作出合理安排,制定符合区域实际、彰显区域特色的发展战略。发展空间布局,要结合交通条件、投资强度、产出能力和周边地区的畜牧业布局合理确定。在考虑生物安全的前提下,考虑缩短物流路线,减少物流成本,考虑资源共享以及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要考虑规划区的环境容量,也要考虑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可能的环境污染情况。空间布局要推动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确定产业发展用地需求方案等。
在畜牧业规划之中,要根据各畜种的特征、优势、市场需求等因素,确立区域发展的主导畜种或未来发展的重点畜种,并设计相应的发展思路、发展内容和发展路径。对于各畜种发展规划而言,需要确定未来各畜种发展重点,如就生猪养殖来说,是重点发展三元商品猪还是地方优势品种;就肉羊养殖来说,是重点发展湖羊还是重点发展槐山羊等地方品种。目前,在畜牧业规划中,主导畜种雷同的现象比较普遍,区域特色反映不明显。这一问题不完全是规划所致,与市场的导向也有直接的关系。
完备有力的支撑体系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的支撑体系涉及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企业作为整个产业形成的核心,也是产业支撑体系的主要服务对象。支撑体系包括创业服务体系、创新体系(科技、体制、管理)、投融资服务体系、人力资源体系、基础设施体系、行政服务体系、招商引资体系等。支撑体系是否完备主要体现在是否适合现行产业的发展需求,是产业发展的“软环境”。
保障措施涉及实施主体的设置与管理、针对畜牧业的政策措施、融资方案、市场开发、技术研发、招商工作推动、项目的建设与管理、人才培养与引进等一系列措施。
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科学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也要善于使用图表合适恰当地表述相关内容,使规划分析更直观、形象、准确和科学。比如分析发展空间时,要善于根据历史数据对未来的发展状况进行预测,可以运用预测图表预测未来特定年份的数据。在分析规划战略和产业定位时,要善于使用流程图表达规划定位确定的逻辑关系。要根据发展需要画出详细的产业链系图。在分析规划布局时,要在图上明确表示出规划区域的范围、占地面积、周边交通情况、发展现状、空间布局等。
畜牧业发展规划作为专项规划,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为使畜牧业发展规划编制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编制畜牧业发展规划时,在发展环境、发展目标、发展任务、空间布局以及支撑体系等几个方面需要格外关注。
此外,现在编制的畜牧业发展规划大多没有经过评审,第三方评审是确定规划科学性的重要途径,规划评审与规划编制的侧重不同,但需要注意的要点一致,建议相关部门加强规划评审工作,优化畜牧业发展规划,从而推动畜牧业的科学发展。
版权所有 © 2018 山东农业规划设计院-🔥澳门威斯尼斯人wns888-正版App Store 鲁ICP备19000901号 |